会员之窗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防治前沿技术国际论坛在渝成功举办
     来源: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次数:55次

近日,第二届两江国际医学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年会以“融合创新,数智赋能,携手共建西部医学中心”为主题,共设置九个专题国际论坛/研讨会,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肿瘤防治前沿技术国际论坛”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国际肿瘤诊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成为本届年会的一大亮点。




论坛开幕式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波院长致辞。他指出,当前正值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肿瘤防治领域也迎来了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的深刻变革。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围绕基因编辑、免疫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展开交流,既展现了国际前沿技术的最新成果,也体现了西部医学中心建设的开放视野。徐波院长特别提到,论坛同步欢迎了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20名“丝路项目”国际学员参与,彰显了全球协作在推动肿瘤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随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颖副院长代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本次论坛不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也为共同探索肿瘤防治新路径、新方法提供了重要契机。希望大家以前沿技术为舵,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之处,共同绘制肿瘤防治的新蓝图。

论坛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论坛第一阶段由王颖副院长主持。


法国头颈肿瘤组候任主席陶运淦教授系统介绍了法国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方面的研究经验与治疗策略。


美国希望之城癌症中心的赛义德·拉赫曼丁教授展示了三维人工智能技术在早期发现动态影像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应用。


和祐国际医院副院长、肿瘤及质子重离子中心主任陆嘉德教授详细讲解了质子与重离子放疗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突破性进展。  

论坛第二阶段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志强副院长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傅小龙教授围绕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联合治疗策略展开深入探讨。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咏生教授介绍了RIPK3在肿瘤免疫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四川大学客座教授陈锦教授也分享了其在肿瘤精准诊疗领域的思考与实践。


论坛最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志强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肿瘤防治始终是全球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跨学科、跨地域的持续交流与深度合作。通过本次论坛的思想碰撞与前沿探讨,不仅拓宽了临床视野,也为后续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多方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未来继续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团队的交流合作,推动先进技术在本土化诊疗中的落地转化,为区域乃至全球肿瘤防治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加强国际医学交流与技术协作,推动前沿成果落地转化,助力重庆打造具有辨识度的高水平医学中心,为提升区域肿瘤防治水平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