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窗 | 重庆首个多孔/单孔手术机器人(腔镜)技术活器官培训示范基地落户三峡医院!
     来源: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11 浏览次数:39次


7月10日,位于三峡医院铁峰山院区的机器人(腔镜)技术培训示范基地落成并开班,来自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宝鸡市人民医院等医院的首批学员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手术机器人操作核心技能,解锁前沿医疗科技密码,让先进技术能够惠及更多患者。

此次培训班聚焦胃肠外科领域,开设机器人基础结构原理、基础技能操作、动物实验、手术观摩等多元化课程,通过系统化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学员对手术机器人工作原理及核心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助力腔镜手术机器人技术的推广普及。


据介绍,手术机器人作为当今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凭借三维放大视野、7倍于人类手腕的灵活操作角度,以及自动滤除人手震颤等核心优势,在狭小盆腔空间内实现了神经血管的“亚毫米级”保护,可大幅降低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周期。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发展战略,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持续投入,已形成完备的技术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硬件设施方面,配备了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系统、全球首台远程双控单臂单孔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不仅能有效满足各类复杂手术需求,更为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技术实力方面,医院腔镜手术机器人涵盖了胃肠、泌尿、胸外、妇科、甲状腺、肝胆胰脾外科等6个专科,累计完成机器人手术3097台。其中,肠癌机器人手术1729例,红细胞使用率下降10.15%,血浆使用率下降31.05%,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从5%下降至1.7%,为患者提供了精准化、微创化的优质服务。


本次培训不仅是深化“医工融合”发展模式的重要实践,更是推动国产高端医疗装备技术普及、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关键举措,对于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三峡医院将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为核心,构建系统化、标准化培训体系,在铁峰山院区规划建设西部地区领先的手术机器人实训中心,融合 VR 虚拟仿真、活体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建立规范化操作路径,着力培养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同时,深化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远程手术,聚焦甲状腺、妇科、乳腺等领域,应用新场景、新技术,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此外,大力实施“机器人技术下沉工程”,计划3年内为基层医疗机构培训100名技术骨干,覆盖 50%以上区县医院,切实提升基层应用水平,让先进技术惠及更多百姓。

目前,培训基地持续招收学员中,有意向者可联系:58103086/18223923322。

点击阅读原文